郭芳煜
壹、前 言
近 年來由於經濟景氣趨緩與全球自由化發展,國內產業結構變遷之際,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的競爭力降低,造成許多企業因業務緊縮或破產而關廠歇業,此外,國內環保 意識逐漸高漲,政府又開放企業到東南亞設廠,使得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造成國內失業人口增加,其中許多從事勞力密集的中高齡工作者,在受僱不易且面臨科 技進步及產業升級之下,總是成為企業裁減、解僱或資遣的優先對象。結構性失業,對於需要負擔家計之中高齡者而言,受到的衝擊最大,無論尋職或轉業,都面臨 較以往嚴苛的挑戰,國內出生率逐年降低,人口成長趨緩,隨著醫療發達,國人壽命延長,人口結構日趨高齡化,整體勞動力也趨於高齡化,是當前就業現象的特 色。為此,如何協助失業之中高齡者再就業及有效運用中高齡人力資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以下簡稱職訓局)積極地規劃多項促進就業措施,包括建立 人力資料庫、辦理職業訓練、工作推介媒合、提升就業服務效能、實施僱用獎助制度、提供創業諮詢服務及創造區域性的就業機會等。
貳、中高齡者就業問題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所作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中高齡者勞動人口,民國(以下同)92年平均為2,835千人,93年平均為2,968千人,94年1月為3,039千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增加的幅度高於中壯年及青少年。本局93年度對失業者失業週期統計,中高齡者之平均失業週期為35.16週,相較於中壯年31.31週及青少年21.06週,失業週期較長,顯示其再就業不易,對於主要維持家計的中高齡者,對其經濟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隨之而來所衍生的問題擴散性不容忽視。
有關中高齡者之主要就業問題,探討如下:
一、 產業結構改變
臺 灣經濟發展,歷經各時期的產業結構變化,由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進入目前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時代。近年來因鄰近國家或地區低廉勞動力的競爭及傳統勞力密 集製造業外移,使得工作機會驟減,而所釋出來之中高齡失業者,又以低學歷、低技能居多,造成其尋職及轉業困難。雖有新增加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的就業機會, 但因本身條件受限或工作地點大多分布於都會區或定點,使得適合中高齡基層勞工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爰此,提升工作技能、開發在地化及適合中高齡者的就業機 會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二、事業單位僱用意願不高
大 多數雇主不願意僱用中高齡者的原因,有時並非勞動者不適任工作,而是雇主不願負擔年資較長者較高的薪資與龐大的退休金,另有部分雇主對中高齡者之年齡有刻 板的印象,認為中高齡者體能差、反應慢、工作效率不佳、工作態度難以改變等,往往忽略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穩定性高及對職場動向的敏銳性等特質,其實 可為企業的經營及生產力的提升帶來更好的業績與工作經驗傳承。94年7月1日起,即將實施新的退休金制度,改採提撥個人帳戶制,雇主僱用中高齡者不必擔心需負擔全部的退休金,有助於財務壓力的紓解,對於中高齡者的就業機會應較有助益。
三、中高齡者本身問題
中高齡者再就業困難,其一原因為本身技能不足,無法符合企業需求,再者,不願離鄉背井,多半希望能留在居住地附近工作。依公立就服機構94年2月之統計資料,中高齡者未能推介就業原因,以「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之原因占22.19%最高,其次為「與求職者就業意願不合」之原因占20.23%。又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之原因中,以「技術不合」為最多;而與求職者就業意願不合之原因,以「工作地區不合」為最多。
在 當前產業變化快速,就業市場高度競爭下,產業需不斷升級以提升競爭力,而勞工亦是如此,除了隨時加強自身的工作技能外,亦應調整心態,如尋職時,可先求有 (先安定下來),再求好(再力求表現),個人能力若沒有提升,非但工資不易提高,連工作機會也難以獲得。因此,中高齡者宜儘速充實本職知能或培養第二專 長,提升競爭力,才能順利職場上發展。
參、目前促進就業措施
為建構就業安全體系,協助中高齡者再就業,排除其就業障礙,有效運用人力,職訓局規劃了多項促進就業措施,茲將介紹如下:
一、就業服務方面
提供優質的三合一就業服務流程
配 合「就業保險法」的實施,推動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三合一業務。所謂三合一,就是整合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失業給付為單一服務窗口,只要走一趟就業服務 站,現場即有接待人員協助指引到專門的服務區,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就業資訊區」有資訊系統可以查詢或列印工作機會,亦可以自由索閱架上職業訓練及就業服 務等訊息宣導品;「綜合服務區」提供簡易諮詢服務,辦理失業給付認定或推介就業;「諮詢服務區」有專業的個案管理人員作深度就業諮詢訪談,轉介職業訓練或 推介就業;「雇主服務區」受理雇主求才登記,也主動向外爭取就業機會,以提供求職者更多的工作機會。此外,就業服務站亦舉辦多場就業促進研習等活動,以開 導正確職業觀念及加強就業技巧,並辦理現場徵才活動,提高就業媒合機會。
擴展就業服務網絡
建立服務據點
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資源,普設就業服務據點,提昇在地的、便捷的就業服務品質。目前本局暨臺北縣(市)、高雄市共設置8個就業服務中心、46個就業服務站、304個就業服務臺,亦即除了8個就業服務中心,直接提供服務之就服據點共350個。
全國就業e網
為提供更迅速與便利之就業服務,於92年6月開辦「全國就業e網」(www.ejob.gov.tw),提供一般民眾上網的就業服務,該網站公開就業求職市場資訊,開闢求職、求才專區,上網登記求才或求職,可縮短求才者與求職者之遇合時機,提高就業媒合率。
就業服務科技客服中心
會不會使用電腦沒關係,本局於94年1月成立「就業服務科技客服中心」,與全國就業e網服務充分整合,不限時空提供完整的就業服務,是國內唯一提供24小時就業服務之政府單位,更是第一個導入「多媒體接觸中心」及「客戶關係管理」的政府服務中心,民眾只要上網至www.ejob.gov.tw/indexnew.php或者打0800-777-888就 業服務專線電話,無論是「就業服務」、「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透過電話、網路、傳真、電子郵件、簡訊,均可迅速的取得服務;此外,客服中心為匯集民 意,透過客戶關係管理機制,不但可針對單一個案進行追蹤、管理,還可根據整體來電原因進行統計分析,作為採行決策的參考。
就業e點靈-觸控式工作機會快速蒐尋系統
若不太會使用電腦,又想尋求自助服務,可利用本局於93年12月所設置就業e點靈,藉由互動式多媒體功能與觸控式螢幕之應用,上網尋找與工作有關問題,可獲得更便利、更快速及豐富性、趣味性、即時性、多樣化的就業服務內容,達到電子化政府多元化的服務功能。
就業促進津貼
為保障中高齡失業者失業期間之基本生活安定,能夠安心求職及學習技能,儘速再就業,提供以下之津貼補助:
求職交通補助金:
為使求職者安心找工作,不需煩惱為了找工作而沒有交通工具或車費,只要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應徵地點與求職者居住處所距離30公里以上或經濟能力薄弱者,得請領求職交通補助金,每人每次500元,以發給4次為限,92-93年計補助590人。
臨時工作津貼:
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就業,於求職登記日起14日內未能就業或有正當理由無法接受推介工作,可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至其所指派之用人單位從事臨時性工作,並給予臨時工作津貼,給付標準為每小時95元,每月最高發給176小時,最長以6個月為限。於工作期間,若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有推介就業時,給予4小時或8小時之求職假,92年~93年計補助1,796人。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經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參訓,經政府機關主辦或委託辦理之職業訓練單位甄選錄訓,參加各類全日制職業訓練,可透過訓練單位,協助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以減輕受訓者在受訓期間的經濟壓力。本項補助每月按基本工資60%發給,最長以6個月為限,申請人為身心障礙者,最長發給12個月,92年~93年計補助2萬9,286人。
二、職業訓練方面
建立全國職業訓練網
整合本局所屬職訓中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所辦理之職業訓練相關資源,建構職業訓練網,提供完整招生訊息,便利中高齡者查詢管道。並配合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三合一就業服務,以提供職業訓練諮詢之輔助性服務,協助參加適性職業訓練,以提升職業訓練服務品質。
失業勞工數位研習計畫
協助未具備基本電腦操作及網路運用技能之中高齡者,核發學習券,使其參加短期基礎電腦研習,以強化其電腦操作之能力,進而提升其職場技能,92年~93年計訓練2萬6,639人。
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地區職業訓練
為擴大辦理職業訓練,補助地方政府就地區產業及地緣特性,提供區域性參訓機會,以中高齡適訓者優先錄訓,協助中高齡者參訓後得以順利在地就業。92年~93年計訓練3年7,365人。
訓用合一職業訓練
結合工作機會,就各該職場所需之工作技能,與事業機構共同合作,辦理訓用合一職業訓練,協助中高齡者取得就業職場所需之工作技能,促進其就業,92年~93年計訓練1萬8,687人。
職業訓練券實施計畫
運用民間訓練相關資源,補助中高齡者參加適性之職業訓練,增加參訓之管道,培訓就業技能,以促進就業。所需資格條件為經就業諮詢及職訓諮詢評估適訓後,核給職業訓練券參加訓練,若符合請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規定,並可依規定申請,92年~93年計訓練8,530人。
專案補助地方社政單位加強辦理訓練
為配合照顧服務產業之發展,專案補助地方社政單位加強辦理適合中高齡者參訓之照顧服務員、家事管理、保母等照顧服務專業人員培訓,以協助中高齡者投入照顧服務就業領域人,92年~93年計訓練2,932人。
補助勞、資暨農、漁民團體、重點產業辦理在職勞工進修訓練
為增進在職勞工本業技能或其所需之第二專長技能,提昇其就業力、適應力、競爭力,補助勞、資暨農、漁民團體、重點產業辦理在職勞工進修訓練,以協助在職勞工就業穩定或順利轉換工作部門。92年~93年計訓練2萬6,531人。
三、增加就業機會方面
僱用獎助津貼
為鼓勵雇主優先僱用中高齡者,提供僱用獎助津貼,以增加雇主僱用意願。雇主僱用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之中高齡失業者,連續僱用達6個月以上,可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僱用獎助津貼,每僱用1名,每月補助5,000元,最長補助12個月。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民間團體就業擴展計畫
自90年度開始實施「永續就業工程計畫」,其後陸續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民間團體就業擴展計畫」,由政府與民間協力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培養失業者再就業能力,並紓解其失業帶來的危機與壓力。此一系列之就業機會開發計畫實施4年多以來,已經誘發民間團體與政府共同參與創造5萬多個工作機會,讓中高齡失業者,重建工作自信心,培養再就業能力,紓緩其生活壓力。為持續開發在地就業機會,94年度仍會繼續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延續上述方案的執行成果。
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
參考歐美、韓國等國家回應失業問題之作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勞工委員會提出「公共服務工作推動計畫」,本局為辦理本計畫之推介作業,自91年12月28日起在各公立就業服務中心成立專案小組負責受理登記,開放約300個就業服務據點、100條免付費就業服務專線0800-777-888受理失業民眾登記,本計畫主要是藉由各部會原本想做但無人力可推動之國家基礎建設,提供中高齡失業等弱勢勞工工作機會,避免其長期失業而被社會孤立,減少失業者對消極的失業給付之依賴,預計一年提供7萬5千個工作機會,至93年6月止,計有10萬9千就業人次。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於93年6月施行期滿後,再推動實施公共就業方案,截至94年3月止,已達2萬3千就業人次。
四、創業輔導方面
創業諮詢服務計畫
遴聘64位 具創業投資、經營管理、財務規劃、行銷等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組成「創業諮詢輔導團」,提供一對一創業諮詢服務,另依個案需求至創業地點提供現場駐點診斷, 藉由專業諮詢輔導團老師提供個案專業諮詢及創業風險評估,開辦創業者經營管理等專業課程,以減低有意創業者在創業期間之風險,提高其創業成功之機率,創業 類型主要為餐飲業、製造、加工業、生活服務業,93年共輔導253人創業。
見習訓練計畫
推動「見習訓練計畫」,針對適合中高齡創業部分,設計具體之創業訓練及技能訓練課程,並委託企業訓練創業學徒,以擴大中高齡者創業之輔導管道及訓練機會;主要內容係結合「創業諮詢服務計畫」,透過創業諮詢模式評估後認為有需要者,提供是項企業訓練見習機會,93年共累計1,004位創業個案數。
微型企業創業貸款
辦理「微型企業創業貸款」,協助中高齡失業者於草創事業期間取得資金來源,申請貸款總額度最高可達新臺幣100萬元,借款人須負擔年息3%固定利息,本局提供申貸者利息補貼最長6年,目的為減低創業成本負擔,期使創業得以穩定發展。92年~93年職訓局計補4,631人,補貼金額約1億6千多萬元。
肆、結 語
過 去幾年來,本局為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針對就業市場狀況,制訂相關法令規章,運用科技簡化行政,整合民間就業資源,結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解決區域性失業 問題,創造多元就業及訓練管道,以協助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之中高齡者之就業能力再開發、轉業及退休後再就業,並排除其面臨之就業障礙。依據職訓局重要統 計指標,中高齡者就業人口數有增多趨勢(92年為283萬5千人,93年為296萬8千人),失業率則呈現下降情形(92年為3.76%,93年3.20%,94年1月2.90%),參加訓練結訓人數,92年有16萬1,133人,93年16萬6,963人,由上開敘述顯示,本局相關就業促進措施已發揮效益。
雖 然產業結構變遷後,資訊業及服務業竄起,帶來去體力化工作型態的增加,而醫學發達,中高齡者的健康狀況尚稱良好,因此有意願並能再繼續工作一段時間。未 來,雇主、社會大眾與媒體,仍應多正面看待,給予他們再就業機會、友善的對待與報導,因為中高齡者的工作效率與品質未必不及年輕人。也期望中高齡者本身亦 得調整心態,年資並非增加報酬的一定條件,而當轉換新工作後,薪水等勞動條件可能降低,若心態未適時調整,容易發生主觀的期待與現實的情況產生落差。建議 隨時提升自我專業技能,多加運用本局所提供的各式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資源,期能儘速重返就業市場。
(本文作者現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局長)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0/04.htm
母親節快樂
1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