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畢業即失業?看看104講座怎麼說吧!

活動網址:http://www.104.com.tw/area/freshman/school3_class.cfm (104人力銀行校園徵才)

報名參加者,請先上網完成104制式履歷表,並以word檔印出攜帶至現場!
學校 日期 時間 地點 講師
中山大學
講座花絮
03/02(一) 12:30-14:00 行政大樓5F
5007會議室
104人力銀行
中南區辦事處營運長
于玲晏
03/02(一) 14:30-16:30
職場面試技巧與模擬
(將有四位同學可現場模擬-請與學校報名)
行政大樓5F
5007會議室
交通大學
講座花絮
03/05(四) 20:00-21:30 浩然國際會議廳
圖書館B1F
104人力銀行
公關經理方光瑋
清華大學 03/09(一) 18:30-20:00 活動中心102 104人力銀行
公關經理方光瑋
中央大學 03/16(一) 18:30-20:30 地科學院
秉文堂
104人力銀行
公關經理方光瑋
雲林科技大學
報名
03/19(四) 19:00-21:00
2009年熱門產業及就業市場
趨勢分析
學生活動中心GA107教室 104人力銀行
中台灣辦事處行銷
襄理黃淑娟
中原大學
報名
04/01(三) 15:00~17:00
履歷葵花寶典
讓您成履歷達人
教學109教室 104人力銀行
專案經理李佩璇
04/01(三) 18:30~20:30
職場面試技巧與模擬
(將有四位同學可現場模擬-請與學校報名)
教學109教室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中原大學、交通大學、雲林科技大學、
     清華大學(學校排列依筆畫順序)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職場評鑑基金會

新鮮人失業了怎麼辦? 來看看失業懶人包吧!

以下列出關於失業的相關問題:

※如果失業,可以去哪裡尋求協助呢?

請至http://klesa.evta.gov.tw/index.php?act=list&cid=524


※想知道如何申請失業給付嗎?

請至http://klesa.evta.gov.tw/index.php?act=detail&id=217


※想找工作嗎?

請至http://www.104.com.tw/


※想先充實自己再投入職場嗎?

請至http://www.etraining.gov.tw/


※就業服務中心一欄表

請至http://www.employ.org.tw/job/jobshop.html



※我爸媽失業我需要幫忙賺錢怎麼辦?

勞委會工讀導航-http://dbs1.cla.gov.tw/wyoung/youthweb/001.html

教育部就學安全資訊網-http://140.111.34.220/safe01.php


※我爸媽失業我學費繳不出來怎麼辦?

圓夢助學網-http://helpdreams.moe.edu.tw/AidEducation_1.php


※我想自己創業但是沒錢怎麼辦?

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勞委會專線 0800-092-957)
http://www.be-boss.org.tw/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4&article_id=39

青創貸款輕鬆貸(青輔會專線 02-2322-3006 )
http://www.nyc.gov.tw/chinese/all_in1/07_article_list.php?MainID=17&ID=227&Type=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轉錄] 《 笨蛋,問題在就業! 》 劉進興

《 笨蛋,問題在就業! 》 2009.02.21 民間國是會議講稿 / 前勞委會顧問 劉進興
一、來勢洶洶的失業潮
過去九個月,彷彿一場惡夢。
去年大選時,藍綠競爭激烈。當時經濟成長率6.3%,欣欣向榮;失業率3.9%,七年來最低。但馬英九承諾,只要馬上,就會「馬上好」,達成「六三三」,即經濟成長率每年超過6%、失業率低於3%、國民年所得達到每人3萬美元。有夢最美!新總統產生後,綠營並沒有像2000或2004的藍軍那樣遊行抗議。大家都說,就讓馬英九做做看吧。

投票前台股八千四百點,大家都期待會衝破萬點大關。馬英九說,這算什麼?「目標應該放在兩萬點」。股票族一聽到明牌,歡喜若狂,不但投票給他,而且舉債加上一生積蓄撲向股市。
結果是美夢變惡夢,轉機變成台灣最大的危機。

危機接踵而來,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股市危機。五二○後,股市馬上跌。從九千三百點跌到六個月後的四千一百點,許多因為相信兩萬點而進場的人都血本無歸,傾家盪產。馬總統沒有道歉,由經濟部長尹啟銘出面解釋:「股市上兩萬點是玩笑話啦!」

第二階段是實質的經濟危機。2008年九月出口變成負成長。九月負1.6%,十月負8.3%,十一月負23.3%,十二月負41.9%,2009年一月負44.1%。影響所及,百業蕭條。經濟成長率也從第一季6.3%,第二季4.6%,第三季變成負1.0%,第四季則高達負8.36%,衰退的幅度為史上最大。

第三階段是失業危機。通常七、八月畢業季的失業率會上升,但到九月就會下降。去年九月失業率反而上升,就有蹊蹺。但勞委會的專業意見完全被忽視,馬政府高層仍然大唱失業率3%的「六三三」高調。可惜,中國觀光客來台之夢已碎,出口持續衰退,企業開始裁員。到了年底失業率已達5.03%,也就是說有55萬人失業,如果加上廣義失業者,以及以「無薪假」為名的部分失業者,估計失業或瀕臨失業者逼近一百萬人。
即將來臨的則是第四階段的財政危機。國民黨號稱執政經驗豐富,但遇到股市危機、經濟危機、失業危機,老將宛如生手,手忙腳亂,有廟就拜,有藥就吃。股市護盤成效不彰,投入的五千億,不知被外資與大戶套走多少。短期工程、消費券、教育券等成效可疑,卻已將子彈耗盡,還大量舉債,據立委潘孟安的估計,去年五二○以來,馬政府舉債計畫已經超過八千億,不但債留子孫,台灣恐怕會成為「第二個冰島」。

其中影響人民最嚴重的是失業問題。

2000年政黨輪替後,也曾有一波失業潮,但2008年的失業潮更嚴重,而且有幾個特徵:

(1) 來勢更兇:

1978至2008年31年間,除了2000年與2008年之外,其它每年第四季,即九月至十二月的失業率都是下降的,平均下降0.35%。但2000 年第四季的失業率由3.10%到3.27%,上升了0.17%。2008年則由4.27%到5.03%,上升了0.76%,上升速度是八年前的4.5倍。

(2) 普及各行各業:

2000年的不景氣,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網路科技產業的泡沫化,台灣受影響的主要是製造業,許多撐不下去的企業都外移到中國。但2008年的不景氣起源於金融業,馬上擴散到各個產業,歐洲、日本、中國都中鏢倒地。台灣廠商無處可逃,不只製造業的藍領勞工失業,服務業勞工、辦公室白領上班族、甚至高科技產業的工程師,無一倖免。

(3) 規模更大:

上次失業潮,失業率從2000年9月的3.1%起跳,一年後(2001年10月)達到最高點5.3%,兩年後(2002年10月)才開始下降。這次失業潮,失業率從2008年9月的4.3%開始,三個月就超過5%,方興未艾。而且這次許多企業盛行所謂「無薪假」,勞工雖然還保住工作,但工作天數減少,薪資下跌,只是部分就業,其實已瀕臨失業邊緣。根據勞委會的調查,去年12月在員工規模兩百人以上的企業中,受無薪假影響人數已超過20萬人,還不包括佔七成以上的中小企業勞工呢。換句話說,潛在失業率已經遠遠超過7%,而且還在持續上升中。

(4) 失業週期長:

去年底,主計處公佈平均失業週數是26週,創三年來新高,6個月失業給付的期限已經不足以保護失業勞工了。美國的作法當失業率高過某一門檻時,失業給付延長為9個月,問題更嚴重時,則由國會特別撥款延長到12個月。立法院上會期民進黨的陳節如委員就曾提案要延長失業給付期限,卻被國民黨擋下。最近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說「不排除」延長,但因各縣市工會正反意見都有,應該等到平均失業週數超過9個月再說。可是,失業週數只是說已經失業多久,被不表示已經找到工作。台大辛炳隆教授估計,從失業到真正找到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其實在39週以上。國民黨擁有國會3/4的多數,卻不做好事,只將責任推給縣市工會。相較於對汽車、DRAM產業紓困的急急如律令,馬政府救資本家何其急,救勞工何其慢啊?

景氣下滑已經半年,國內外都還聽不到一絲復甦的風聲,這次失業潮究竟會多高?會持續多久?真是令人不寒而慄。但更令人害怕的是,號稱要完全執政的馬政府似乎後知後覺,無力解決這樣的危機。

二、手足無措的對策

(1) 輕忽失業問題

失業率上升的趨勢早已有跡可尋。上述畢業潮過後,九月失業率持續上升,勞委會就已提出警訊,卻被馬政府高層認為是唱衰六三三的烏鴉嘴。各地就業服務機構的求才求職比率,去年上半年平均1.1,亦即工作機會比求職人數略多。但七月以後勞動力市場就變成供過於求,從0.8一直降到年底的0.6。但馬英九總統仍然死鴨仔硬嘴杯。在11月中旬的「台灣政商圓桌會議」上說:競選時的論點不變。策略不變,2009年失業率將降至3%以下。是什麼樣的人提供他這樣錯誤的訊息和虛假的信心啊﹖﹗

當時的馬政府急著用國安基金和四大基金救股市。護盤失敗,又提出十大振興經濟方案,包括用「證交稅減半」來救股市。證交稅減半不可能有效,又嚴重違反賦稅正義,連國民黨立委都反對,最後不了了之。另外一個方案是「遺贈稅大幅調降」。景氣如此惡劣,降遺贈稅也無法吸引投資,只是藉著危機劫貧濟富而已。馬政府幫富人減稅,又動用勞工退休金去救股票族,卻對勞工最擔心的失業問題輕忽以待,思考方式完全本末倒置。

(2) 沒有珍惜歷史經驗

相對於馬政府,2000年民進黨政府面對失業潮時的作法很不一樣。當時的政府將解決就業問題當成首要之務。

針對失業者,那時還沒有失業保險,民進黨政府就先大幅放寬暫時性的「勞保失業給付」的請領門檻,並馬上制訂就業保險法,讓所有失業者都能領取。就業服務據點由37個擴增至272 個。同時擴大職業訓練,提供訓練生活津貼。並且在失業率居高不下時,推動「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提供近九萬個臨時工作機會,以維持失業者所得,並防止尚有工作能力者因為長期失業而退出職場。

針對就業者,除了加強職業訓練,以提升就業能力外,勞委會與各大學合辦就業學程,協助畢業生順利與職場接軌。青輔會舉辦青年職場體驗,幫助年輕人敲開就業的第一扇門,教育部也將對畢業生就業輔導列入技職校院的評鑑項目中。

更重要的是強化社會安全體系。除了就業保險外,2004年通過勞工退休新制,勞工即使失業也不會失去退休金,大大減少了勞資糾紛,並且催化了後來的勞保老年給付年金以及國民年金。

要是沒有民進黨政府建構的就業保險、勞工退休新制,以及普及各鄉鎮的就業服務網,馬政府這次會更手忙腳亂。

聽說當初罵高鐵是破銅爛鐵的立委,現在搭高鐵時總是戴著墨鏡,用報紙遮住臉;當初將民進黨面對失業潮的政策罵得一文不值的馬團隊,不知道是不好意思還是不懂得珍惜這些經驗的傳承,好像從零開始,手足無措,又走了許多冤枉路。

(3) 沒有對症下藥,不救失業只救失業率

馬政府一開始輕忽失業問題的嚴重性,一旦警覺開始動作,又因診斷錯誤對而失誤連連。

譬如「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就是頭痛醫腳的庸醫政策。金融體系的健全當然很重要,銀行不能倒。經過民進黨執政時打消呆帳,銀行體質已經大幅改善,這次雖經國際金融風暴,還能挺住。但馬政府要銀行挺企業,體質好的不需要挺,體質不好的不敢挺。不挺的話,銀行評鑑時就會遭殃。挺的話,又是呆帳一大堆,等於自殘。即使救了企業,只要訂單不來,裁員仍然在所難免,要企業挺勞工,根本是空想。要救勞工,就應直接挺勞工。馬政府心中只有資本家,名為救勞工,其實是要救資本家,如此九彎十八拐,把勞工放在最末端,怪不得會失敗。

馬政府的各項短期就業方案,表面上是延續2003年「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劃」,但因為沒有掌握核心精神,效果大打折扣。

關鍵在於,2003年時規定這些短期工作都必須是由新設計的計畫或是提前實施的施政計劃提供,才不會是新瓶裝舊酒的假工作。當時的工作內容,新設計的如教師助理;部會幾年後要完成而提前或加速執行的如戶政資料掃瞄電子化,都是有實質價值的工作。

但這次許多各部會只把原來執行中計劃的工作機會釋出。譬如台中縣政府要建置戶政電腦資料庫,本來打算由既有戶政人員執行,但為了配合中央降低失業率的政策,改為釋出給民眾參與【2008-11-14聯合報】。甚至報載有些政府約聘人員被解雇,只為了把位子空出來給失業者來作。這些都是不救失業,只救失業率的幻術,徒然造成許多冗員或產生排擠效應。

文官體系一定知道民進黨政府的失業對策是如何成功的,為何不肯或不敢提出誠實的建議。也許是看出馬政府是玩假的,就應付應付。這也顯示馬政府的領導能力有問題。

根據馬政府這半年來開出的種種就業支票,包括「愛台十二大建設」提供10萬個工作機會,「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5萬6千個,「立即上工計畫」1萬5千個,「大型搶救失業計畫」6萬9千個,「97年短期促進就業方案」5萬6千個,「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20萬個,「振興經濟新方案」15萬個,總共將創造64萬6千個工作機會,幾乎可以讓台灣達到零失業的完美境界。如此誇大,不但無法取信於民,恐怕馬英九自己也不相信吧?

(4) 堅持傾中路線,救失業同時創造失業

馬政府堅持傾中路線,一方面救失業,一方面又加速對中國之資本流動,形同一邊救火一邊添油。

二月中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台灣出口逾四分之一銷往中國,受到這次中國成長衰退的拖累,而出口又進一步拖垮國內消費,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受創最嚴重的國家。

由於台灣過度依賴,去年12月中國出口下降2.8%,進口下降25%,台灣出口年增率竟然負成長高達41.9%,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嚴重的。到了這個地步,江丙坤還說,「依賴中國不是壞事」。經濟海嘯中,隨人顧性命,中國開始將台商掃地出門,馬政府居然還視死如歸,怪不得外資看衰我們,里昂證券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將衰退11%,失業問題只會越演越烈。

更糟糕的是,馬政府在此危險關頭,還想引入中國勞動力。

經濟部已經核准工研院今年招收包括中國在內的外籍碩士生,以攻讀博士方式參與技術研發。他們畢業後,可以繼續留在台灣到企業從事研發。雖說是國際招生計畫,但大家都知道以到中國招生成功機率最高。

去年11月行政院宣佈,大學及四技二專將可招收中國學生,估計每年兩千人,今年九月開始。教育部雖強調,這些學生不得就業,但又說如有私人企業聘用,不在教育部權限。

要引進的這些所謂人才,並非「頂尖人才」,而是台灣畢業生可以勝任的「一般人才」。一旦引入,失業率勢必飆升。而且此門一開,將來就會援例開放引入一般中國勞工。

馬政府的的就業政策裡頭竟然包括這些「反就業方案」,可見其意識型態治國的嚴重程度。

三、我們的主張

經濟不景氣雖是全球現象,但台灣跌得最慘,馬政府難辭其咎。馬政府表面上錯誤百百種,核心問題卻只有兩個:(1) 顧資本不顧勞工,(2) 傾中不顧台灣經濟主體性。

我們認為,在全球不景氣中,人民與產業更需要政府的照顧。政府應該作什麼?有兩個主軸: (1) 解決人民的痛苦,(2) 為景氣再起作準備。前者包括對失業者的協助,與對社會安全網的補強;後者包括產業升級、產業轉型、與人才培育。譬如:

1. 延長失業給付:

這次失業潮規模之大,週期之長,就業保險法所提供的六個月失業給付已經不足以應付。我們主張由專家制訂一定的失業情勢門檻(如失業率、失業週期),超過時得將失業給付延長為9個月,必要時延長至12個月。上個會期陳節如委員的提案沒通過,這個會期馬政府及其黨團應該拋棄成見,儘速通過以協助失業勞工。

2. 強化社會安全網:

職場競爭力較弱勢的勞工,即使窮盡失業給付,仍然無法就業時,往往還不符合低收入戶的資格,以致陷入失業給付與社會救助兩不管的困境。我們主張制訂一套「失業救助機制」,以協助這些長期失業者。

3. 提供有社會價值的短期工作機會:

民進黨執政時期設計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及「多元就業方案」,核心精神在不與既有計畫重複,工作性質必須有助於國家長期施政(如加速戶政資料電子化),或具有社會價值者(如協助NGO社團推動社會服務,老人與幼兒照顧服務),對象也集中在長期失業者。這一套模式已經證明具體可行,就看馬政府的執行力如何。針對目前各界的質疑,希望馬政府能虛心檢討,以免滋生冗員,並能幫助真正需要的勞工。

4. 擴大為未來佈局的公共投資:

857億的消費券雖然皆大歡喜,卻是船過水無痕,無法累積為景氣再起之張本。我們反對再發消費券,而應該投資於公共財的建設。我們也不贊成也作零零散散的小型工程,而應該投資在有助於長期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民進黨執政時期完成員山仔分洪道,一舉馴服基隆河,可以作為典範。譬如,可以全面整治台灣河川,以杜絕水患。

5. 發展在地型產業:

過去台灣經濟偏重外銷產業,以致工作機會集中在特定園區,造成城鄉差距;遇到國際不景氣時,失業率更是直直落。我們主張發展在地型產業,譬如民進黨執政時期開放釀酒,許多農村酒莊成為地方觀光景點;開放民宿,協助建立休閒農業;補助休耕農地種植花卉;保證價格收購多年生水果(如柳丁);協助地方農會以多餘米倉改建為蔬果冷凍倉。這些措施促成了精緻農業、農業旅遊業的發展,遠比夢想中國收購台灣柳丁實際多了。馬政府應該延續這些計畫並發揚光大,以創造農村就業機會。

6. 發展長期照護產業:

台灣已經漸漸進入高齡社會,民進黨從1992年推動敬老年金以來,逐步建立農民年金、勞工退休金,終於有今日之全民退休制度。老年人的長期照護體系之建立是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我們主張全力發展長期照護產業,一方面為社會之所需,另一方面也可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

7. 讓教育與職場接軌

馬政府最近為了壓低年輕人的失業率,發放教育券(或換湯不換藥的其他補貼)讓他們回學校上課。讀了四年無法就業,難道多讀一年就能提升就業力嗎?我們反對把學生塞回學校,我們主張讓學生接近職場。民進黨執政時建立的「大學就業學程」、「最後一哩」、「青年職場體驗」模式,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有實務經驗的企業教師,或到職場參觀實習,才能真正讓教育與職場接軌。

8. 回歸經濟主體性:

馬政府最大的問題是,將台灣的經濟前途都寄託在中國,但對中國貨品走私、傾銷,以及中國政府打壓台商的行為都默不作聲。馬政府「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結果是:希望中國遊客救台灣觀光,泡湯了;希望中國訂單救台灣柳丁,失敗了;希望中國經濟救台灣經濟,但中國出口一衰退,台灣對中出口萎縮得比其他國家厲害,失業問題也比其他國家嚴重。但馬政府傾中路線仍然鍥而不捨,最近更宣稱要與中國簽訂CECA,此台灣產業為芻狗,只因為相信「依賴中國不是壞事」,已經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慌。

我們主張,應該藉此經濟危機,讓台中經貿關係正常化,也就是回歸經濟主體性,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加速產業升級,加強內需產業,使台灣經濟平衡發展,才能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讓人民分享經濟的成果。


本文為 2009.02.21 民間國是會議講稿
並刊於 http://blog.roodo.com/cjliu

[轉錄] 亞洲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 校方為校友找頭路 成立亞洲大學人力銀行

2009/03/18 18:1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318 17:23:30台中)大學教育除作育英才,現在還要幫學生找頭路!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今(18日)天舉辦別具創意的徵才博覽會,該校專為學生成立了「學生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設立了「亞洲大學人力銀行」,建制每位畢業生的「e化電子職涯護照」,又成立了「打工人力派遣中心」,全校老師也透過各種人脈資源喊出「老師為學生找頭路!」今天就有不少求才廠商也喊出:就是要亞洲大學的畢業生! 
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表示,為了讓該校學生畢業後,不但不會失業, 甚至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快樂的職場生涯,亞洲大學特別成立了「學生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目前有15位教職員負責中心業務,讓大一新生就能進入此中 心做職涯規劃與未來在校四年的學習計畫,直到畢業,此一中心也都會密切與校友聯繫服務,學校稱之為「良師益友的終身學習服務」。也就是說,亞洲大學已建構 了「一日為亞大人,終身為亞大人」的教學理念。 
亞洲大學學生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主任張湘君說,該中心將每一位大一新生的資料都建檔,成為「E化電子職涯護照」,以今年應屆畢業而言,目前已完成1700多件;畢業校友求職時,都可方便的用這套亞洲大學學生四年內的「學經歷」資料,同時學校也將這套人力資源,設立了「亞洲大學人力銀行」,供給業界求才參考。希望此一平台能為畢業生媒合理想工作。
張 湘君主任又說,實習中心又成立了「打工人力派遣中心」,由中心組長帶職員到校外找商家,尋求打工機會,再介紹給有需要的同學,為同學解決生活費問題。同 時,學校會將外出打工學生集合上課或請業界人士演講,希望外出打工的同學都有都有正確的工作態度、良好的服務,如有不如意也能透過實習中心為溝通管道,排 除不必要的麻煩,也可讓同學早點進入職場、了解職場,畢業後能順利找到好工作。 
亞洲大學發言人朱界陽說,今天有友達光電、考試院考選部、 國軍中部招募中心等43家廠商參加該校的徵才博覽會;當廠商知道亞洲大學那麼用心為學生的職涯規劃打拼,又得知全校老師喊出「為學生找頭路!」的口號,已 先後為65位畢業校友找到工作,都相當感動,其中米蘭伊黛莉雅化妝品公司的副總經理洪啟仁說:「該公司就是要亞洲大學的畢業生!」桐核麥集團的董事長特別 助理湯凱宇說,亞洲大學對學生的就業問題,教育與設想那麼周到,且畢業校友在職場上的品德、人格、能力也都受到肯定,所以該公司也是「就是要亞洲大學畢業 生!」,同時也與亞洲大學簽約,選派5位畢業同學到日本受訓後,直接派到該集團日月行館當幹部。

圖說:亞洲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8/5/1ga8y.html

[轉錄]目前中高齡者就業問題與措施

郭芳煜

壹、前 言
近 年來由於經濟景氣趨緩與全球自由化發展,國內產業結構變遷之際,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的競爭力降低,造成許多企業因業務緊縮或破產而關廠歇業,此外,國內環保 意識逐漸高漲,政府又開放企業到東南亞設廠,使得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造成國內失業人口增加,其中許多從事勞力密集的中高齡工作者,在受僱不易且面臨科 技進步及產業升級之下,總是成為企業裁減、解僱或資遣的優先對象。結構性失業,對於需要負擔家計之中高齡者而言,受到的衝擊最大,無論尋職或轉業,都面臨 較以往嚴苛的挑戰,國內出生率逐年降低,人口成長趨緩,隨著醫療發達,國人壽命延長,人口結構日趨高齡化,整體勞動力也趨於高齡化,是當前就業現象的特 色。為此,如何協助失業之中高齡者再就業及有效運用中高齡人力資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以下簡稱職訓局)積極地規劃多項促進就業措施,包括建立 人力資料庫、辦理職業訓練、工作推介媒合、提升就業服務效能、實施僱用獎助制度、提供創業諮詢服務及創造區域性的就業機會等。
貳、中高齡者就業問題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所作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中高齡者勞動人口,民國(以下同)92年平均為2,835千人,93年平均為2,968千人,94年1月為3,039千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增加的幅度高於中壯年及青少年。本局93年度對失業者失業週期統計,中高齡者之平均失業週期為35.16週,相較於中壯年31.31週及青少年21.06週,失業週期較長,顯示其再就業不易,對於主要維持家計的中高齡者,對其經濟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隨之而來所衍生的問題擴散性不容忽視。
有關中高齡者之主要就業問題,探討如下:
一、 產業結構改變
臺 灣經濟發展,歷經各時期的產業結構變化,由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進入目前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時代。近年來因鄰近國家或地區低廉勞動力的競爭及傳統勞力密 集製造業外移,使得工作機會驟減,而所釋出來之中高齡失業者,又以低學歷、低技能居多,造成其尋職及轉業困難。雖有新增加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的就業機會, 但因本身條件受限或工作地點大多分布於都會區或定點,使得適合中高齡基層勞工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爰此,提升工作技能、開發在地化及適合中高齡者的就業機 會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二、事業單位僱用意願不高
大 多數雇主不願意僱用中高齡者的原因,有時並非勞動者不適任工作,而是雇主不願負擔年資較長者較高的薪資與龐大的退休金,另有部分雇主對中高齡者之年齡有刻 板的印象,認為中高齡者體能差、反應慢、工作效率不佳、工作態度難以改變等,往往忽略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穩定性高及對職場動向的敏銳性等特質,其實 可為企業的經營及生產力的提升帶來更好的業績與工作經驗傳承。94年7月1日起,即將實施新的退休金制度,改採提撥個人帳戶制,雇主僱用中高齡者不必擔心需負擔全部的退休金,有助於財務壓力的紓解,對於中高齡者的就業機會應較有助益。
三、中高齡者本身問題
中高齡者再就業困難,其一原因為本身技能不足,無法符合企業需求,再者,不願離鄉背井,多半希望能留在居住地附近工作。依公立就服機構94年2月之統計資料,中高齡者未能推介就業原因,以「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之原因占22.19%最高,其次為「與求職者就業意願不合」之原因占20.23%。又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之原因中,以「技術不合」為最多;而與求職者就業意願不合之原因,以「工作地區不合」為最多。
在 當前產業變化快速,就業市場高度競爭下,產業需不斷升級以提升競爭力,而勞工亦是如此,除了隨時加強自身的工作技能外,亦應調整心態,如尋職時,可先求有 (先安定下來),再求好(再力求表現),個人能力若沒有提升,非但工資不易提高,連工作機會也難以獲得。因此,中高齡者宜儘速充實本職知能或培養第二專 長,提升競爭力,才能順利職場上發展。
參、目前促進就業措施
為建構就業安全體系,協助中高齡者再就業,排除其就業障礙,有效運用人力,職訓局規劃了多項促進就業措施,茲將介紹如下:
一、就業服務方面
提供優質的三合一就業服務流程
配 合「就業保險法」的實施,推動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三合一業務。所謂三合一,就是整合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失業給付為單一服務窗口,只要走一趟就業服務 站,現場即有接待人員協助指引到專門的服務區,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就業資訊區」有資訊系統可以查詢或列印工作機會,亦可以自由索閱架上職業訓練及就業服 務等訊息宣導品;「綜合服務區」提供簡易諮詢服務,辦理失業給付認定或推介就業;「諮詢服務區」有專業的個案管理人員作深度就業諮詢訪談,轉介職業訓練或 推介就業;「雇主服務區」受理雇主求才登記,也主動向外爭取就業機會,以提供求職者更多的工作機會。此外,就業服務站亦舉辦多場就業促進研習等活動,以開 導正確職業觀念及加強就業技巧,並辦理現場徵才活動,提高就業媒合機會。
擴展就業服務網絡
建立服務據點
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資源,普設就業服務據點,提昇在地的、便捷的就業服務品質。目前本局暨臺北縣(市)、高雄市共設置8個就業服務中心、46個就業服務站、304個就業服務臺,亦即除了8個就業服務中心,直接提供服務之就服據點共350個。
全國就業e網
為提供更迅速與便利之就業服務,於92年6月開辦「全國就業e網」(www.ejob.gov.tw),提供一般民眾上網的就業服務,該網站公開就業求職市場資訊,開闢求職、求才專區,上網登記求才或求職,可縮短求才者與求職者之遇合時機,提高就業媒合率。
就業服務科技客服中心
會不會使用電腦沒關係,本局於94年1月成立「就業服務科技客服中心」,與全國就業e網服務充分整合,不限時空提供完整的就業服務,是國內唯一提供24小時就業服務之政府單位,更是第一個導入「多媒體接觸中心」及「客戶關係管理」的政府服務中心,民眾只要上網至www.ejob.gov.tw/indexnew.php或者打0800-777-888就 業服務專線電話,無論是「就業服務」、「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透過電話、網路、傳真、電子郵件、簡訊,均可迅速的取得服務;此外,客服中心為匯集民 意,透過客戶關係管理機制,不但可針對單一個案進行追蹤、管理,還可根據整體來電原因進行統計分析,作為採行決策的參考。
就業e點靈-觸控式工作機會快速蒐尋系統
若不太會使用電腦,又想尋求自助服務,可利用本局於93年12月所設置就業e點靈,藉由互動式多媒體功能與觸控式螢幕之應用,上網尋找與工作有關問題,可獲得更便利、更快速及豐富性、趣味性、即時性、多樣化的就業服務內容,達到電子化政府多元化的服務功能。
就業促進津貼
為保障中高齡失業者失業期間之基本生活安定,能夠安心求職及學習技能,儘速再就業,提供以下之津貼補助:
求職交通補助金:
為使求職者安心找工作,不需煩惱為了找工作而沒有交通工具或車費,只要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應徵地點與求職者居住處所距離30公里以上或經濟能力薄弱者,得請領求職交通補助金,每人每次500元,以發給4次為限,92-93年計補助590人。
臨時工作津貼:
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就業,於求職登記日起14日內未能就業或有正當理由無法接受推介工作,可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至其所指派之用人單位從事臨時性工作,並給予臨時工作津貼,給付標準為每小時95元,每月最高發給176小時,最長以6個月為限。於工作期間,若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有推介就業時,給予4小時或8小時之求職假,92年~93年計補助1,796人。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經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參訓,經政府機關主辦或委託辦理之職業訓練單位甄選錄訓,參加各類全日制職業訓練,可透過訓練單位,協助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以減輕受訓者在受訓期間的經濟壓力。本項補助每月按基本工資60%發給,最長以6個月為限,申請人為身心障礙者,最長發給12個月,92年~93年計補助2萬9,286人。
二、職業訓練方面
建立全國職業訓練網
整合本局所屬職訓中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所辦理之職業訓練相關資源,建構職業訓練網,提供完整招生訊息,便利中高齡者查詢管道。並配合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三合一就業服務,以提供職業訓練諮詢之輔助性服務,協助參加適性職業訓練,以提升職業訓練服務品質。
失業勞工數位研習計畫
協助未具備基本電腦操作及網路運用技能之中高齡者,核發學習券,使其參加短期基礎電腦研習,以強化其電腦操作之能力,進而提升其職場技能,92年~93年計訓練2萬6,639人。
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地區職業訓練
為擴大辦理職業訓練,補助地方政府就地區產業及地緣特性,提供區域性參訓機會,以中高齡適訓者優先錄訓,協助中高齡者參訓後得以順利在地就業。92年~93年計訓練3年7,365人。
訓用合一職業訓練
結合工作機會,就各該職場所需之工作技能,與事業機構共同合作,辦理訓用合一職業訓練,協助中高齡者取得就業職場所需之工作技能,促進其就業,92年~93年計訓練1萬8,687人。
職業訓練券實施計畫
運用民間訓練相關資源,補助中高齡者參加適性之職業訓練,增加參訓之管道,培訓就業技能,以促進就業。所需資格條件為經就業諮詢及職訓諮詢評估適訓後,核給職業訓練券參加訓練,若符合請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規定,並可依規定申請,92年~93年計訓練8,530人。
專案補助地方社政單位加強辦理訓練
為配合照顧服務產業之發展,專案補助地方社政單位加強辦理適合中高齡者參訓之照顧服務員、家事管理、保母等照顧服務專業人員培訓,以協助中高齡者投入照顧服務就業領域人,92年~93年計訓練2,932人。
補助勞、資暨農、漁民團體、重點產業辦理在職勞工進修訓練
為增進在職勞工本業技能或其所需之第二專長技能,提昇其就業力、適應力、競爭力,補助勞、資暨農、漁民團體、重點產業辦理在職勞工進修訓練,以協助在職勞工就業穩定或順利轉換工作部門。92年~93年計訓練2萬6,531人。
三、增加就業機會方面
僱用獎助津貼
為鼓勵雇主優先僱用中高齡者,提供僱用獎助津貼,以增加雇主僱用意願。雇主僱用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之中高齡失業者,連續僱用達6個月以上,可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僱用獎助津貼,每僱用1名,每月補助5,000元,最長補助12個月。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民間團體就業擴展計畫
自90年度開始實施「永續就業工程計畫」,其後陸續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民間團體就業擴展計畫」,由政府與民間協力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培養失業者再就業能力,並紓解其失業帶來的危機與壓力。此一系列之就業機會開發計畫實施4年多以來,已經誘發民間團體與政府共同參與創造5萬多個工作機會,讓中高齡失業者,重建工作自信心,培養再就業能力,紓緩其生活壓力。為持續開發在地就業機會,94年度仍會繼續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延續上述方案的執行成果。
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
參考歐美、韓國等國家回應失業問題之作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勞工委員會提出「公共服務工作推動計畫」,本局為辦理本計畫之推介作業,自91年12月28日起在各公立就業服務中心成立專案小組負責受理登記,開放約300個就業服務據點、100條免付費就業服務專線0800-777-888受理失業民眾登記,本計畫主要是藉由各部會原本想做但無人力可推動之國家基礎建設,提供中高齡失業等弱勢勞工工作機會,避免其長期失業而被社會孤立,減少失業者對消極的失業給付之依賴,預計一年提供7萬5千個工作機會,至93年6月止,計有10萬9千就業人次。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於93年6月施行期滿後,再推動實施公共就業方案,截至94年3月止,已達2萬3千就業人次。
四、創業輔導方面
創業諮詢服務計畫
遴聘64位 具創業投資、經營管理、財務規劃、行銷等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組成「創業諮詢輔導團」,提供一對一創業諮詢服務,另依個案需求至創業地點提供現場駐點診斷, 藉由專業諮詢輔導團老師提供個案專業諮詢及創業風險評估,開辦創業者經營管理等專業課程,以減低有意創業者在創業期間之風險,提高其創業成功之機率,創業 類型主要為餐飲業、製造、加工業、生活服務業,93年共輔導253人創業。
見習訓練計畫
推動「見習訓練計畫」,針對適合中高齡創業部分,設計具體之創業訓練及技能訓練課程,並委託企業訓練創業學徒,以擴大中高齡者創業之輔導管道及訓練機會;主要內容係結合「創業諮詢服務計畫」,透過創業諮詢模式評估後認為有需要者,提供是項企業訓練見習機會,93年共累計1,004位創業個案數。
微型企業創業貸款
辦理「微型企業創業貸款」,協助中高齡失業者於草創事業期間取得資金來源,申請貸款總額度最高可達新臺幣100萬元,借款人須負擔年息3%固定利息,本局提供申貸者利息補貼最長6年,目的為減低創業成本負擔,期使創業得以穩定發展。92年~93年職訓局計補4,631人,補貼金額約1億6千多萬元。
肆、結 語
過 去幾年來,本局為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針對就業市場狀況,制訂相關法令規章,運用科技簡化行政,整合民間就業資源,結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解決區域性失業 問題,創造多元就業及訓練管道,以協助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之中高齡者之就業能力再開發、轉業及退休後再就業,並排除其面臨之就業障礙。依據職訓局重要統 計指標,中高齡者就業人口數有增多趨勢(92年為283萬5千人,93年為296萬8千人),失業率則呈現下降情形(92年為3.76%,93年3.20%,94年1月2.90%),參加訓練結訓人數,92年有16萬1,133人,93年16萬6,963人,由上開敘述顯示,本局相關就業促進措施已發揮效益。
雖 然產業結構變遷後,資訊業及服務業竄起,帶來去體力化工作型態的增加,而醫學發達,中高齡者的健康狀況尚稱良好,因此有意願並能再繼續工作一段時間。未 來,雇主、社會大眾與媒體,仍應多正面看待,給予他們再就業機會、友善的對待與報導,因為中高齡者的工作效率與品質未必不及年輕人。也期望中高齡者本身亦 得調整心態,年資並非增加報酬的一定條件,而當轉換新工作後,薪水等勞動條件可能降低,若心態未適時調整,容易發生主觀的期待與現實的情況產生落差。建議 隨時提升自我專業技能,多加運用本局所提供的各式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資源,期能儘速重返就業市場。
(本文作者現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局長)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0/04.htm

104教育網 證書升級好幫手

教育網簡介
「104教育資訊網」( 104Learn.com ) 成立於1999年7月,是「104人力銀行」成為全方位職場代言人的第一步,提供全台灣完整的課程查詢系統,將全國進修資訊分享給所有網友,讓大眾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輕輕鬆鬆地篩選出所需的進修課程,享受即時充電與終生學習服務。

「104教育資訊網」目 前有「資訊科技」,「語言學習」、「才藝技能」、「管理金融」、「學歷升級」等五大類別課程,並提供職場新聞、認證中心、講座活動、職業訓練、e- Learning網路教學、講師名錄、教育機構電話簿等等豐富資源,更於2007年10月與職訓局合作成立「104職訓中心」,讓民眾可以在104教育網 找到更多政府職訓局所召開之進修課程。並與許多著名教育機構合作,如資策會、巨匠、學承電腦、恆逸資訊、華爾街美語、永漢日語等,超過2,000家教育機 構所登錄的32,000多筆課程,供民眾瀏覽查詢。

「104教育資訊網」目前擁有超過100萬名會員,並提供個人化的「進修學習週報」訂閱服務,讓會員可依自己的學習需求,來訂閱進修週報內容,讓您輕鬆獲得最新的進修資訊。


「104教育資訊網」提 供一完成進修服務資訊查詢平台,讓有意進修民眾能在這裡輕鬆找到正確的課程資訊,讓您的專業課程能自然的呈現在目標群眾面前。並提供教育機構多筆課程刊登 服務,在課程中若有任何異動更新即可以隨時修改,並提供進修週報服務,主動將您即將開課的課程寄送給對該類課程有興趣的網友,刺激網友即時報名。另外還可 以配合您的行銷需求為您規劃專案活動行銷或發送eDM。降低您網站建置與行銷上的昂貴支出,讓您的課程在網路上能有效地曝光,坐收有興趣的網友留言給您!

若您還未在「104教育資訊網」刊登您的進修課程,歡迎您來申請免費課程試刊,即可享有1個月免費課程刊登的服務,享受輕鬆的行銷效果。或者,您也可以利用教育機構電話簿介面先行登錄機構資料,多一個免費的曝光管道,現在就來登錄教育機構電話簿囉!

教育機構請洽
服務專線: (02) 2912-6104 分機8819  Fax: (02) 2917-7217

http://www.104learn.com.tw/about_104learn.htm

[轉錄]工商時報社論──搶救失業大作戰善用廣設大學的相對優勢

工商時報社論----搶救失業大作戰善用廣設大學的相對優勢
 2009-03-07 08:38:00
  工商時報7日社論指出,全球金融海嘯從去年七月引爆,除了橫掃全球各地的金融產業,也波及各主要國家的總體經濟表現,以及因為需求的萎縮,使得各國紛紛 出現不同程度的失業風潮。以台灣而言,面對這麼嚴峻的形勢,政府也忙不迭地推出各種擴大內需、擴大公共建設的方案,以求穩住經濟陣腳,抑制失業率的上揚。 不過,由於景氣寒冬並未止歇,加上「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勢愈趨嚴重,日前做為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大校長李嗣涔,也不得不公開喊話,預言今年大學畢業生的求 職難度,將是歷史上的新高。

李校長的這一席話,在今天的情勢下沒有人會認為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從主計處的最新調查也顯示,今年一月份學歷為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為 5.26%,不只超過國中及以下學歷者的5.10%,更遠高於去年12月份的大學及以上程度者4.78%的失業率。足見不只學歷愈高,失業率也愈高,而且 其情勢還在逐月惡化中。

正是預見今年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難度將創歷史新高,為協助今年大學畢業生能夠順利與職場接軌,事實上許多大學校長已經變身為「超級推銷員」,除了 台大已經率先舉辦「台大學生職場體驗營」之外,國內各公私立大學也加大力度分別舉辦各式各樣的求職研習營或就業博覽會。而除了各大學的「自力救濟」之外, 教育部也不敢怠慢,針對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特別提出「促進大學以上畢業生就業計畫」,研擬將最近三年從大專院校畢業的失業年輕人,送到企業或教育基金會實習,由政府補助經費讓實習者每月都可以拿到一些津貼,以降低高學歷者的失業率。

平議各大學以及教育部所研議推出的方案或舉辦的活動,在當前嚴峻的就業情勢下,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必要之舉。同時也必須指出,當前受到失業衝擊影 響的,絕對不只限於高學歷以及才想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因此搶救失業也不僅只是教育部與各大學的職責。不過探索何以愈高學歷反而會出現失業率愈高的反差 現象,自然凸顯與過去十多年來教育政策鬆綁鼓勵廣設大學院校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高學歷人才的供給面快速增加,本來就超過職場需求面的胃納,再加上 這一波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景氣寒冬,職場上的供需失衡情況快速拉大,高學歷者失業率愈高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嚴重的是,面對這樣的困境,不管是教育部的方案,或者是各大學,以至大學生個人的「自力救濟」,效果恐怕都非常有限。其結果,不是讓大批大學 畢業生飽嚐「畢業即失業」的苦果,為社會的安定平添變數,就是逼使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別無選擇地繼續在研究所攻讀。這些非基於對專業學術研究有能力與志趣者 紛紛擠進研究所就讀,表面上固然緩和了失業率的上揚,同時也可堂而皇之地視為是提升整體人力素質的進程,但實質上卻可能只是把研究所做為逃避失業的暫時棲 身之地,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就讀研究所,意謂著個人、國家整體資源的進一步投注,但除非將來經濟復甦,職場活絡,否則學歷愈高失業率愈高的反差現象 不只會持續,恐怕還會加劇惡化。
話說回來,廣設大學,大學學歷者增多本身不應該視為原罪。譬如有數以萬計的流浪教師,教育部不妨專案安排他們前往偏鄉任教以提升國教的教學品 質。大學設置太多,學生畢業即失業,此時也許正是強化各大學附設創新育成中心績效的良機。正如新任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日前所言,在此經濟蕭條時刻,應該讓每 一技職院校都出來認養企業,與在地的企業形成互助共生的結盟關係,也就是學校高素質人力和研發能力與企業職場競爭力的結合。這種大學認養企業的倡議如何落 實,有賴學校、教育部、經濟部與產業的規劃協助,但是與其坐視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情勢持續惡化,搶救失業不只要快速而且更不應故步自封或虛應故事。



http://www.cdnews.com.tw

[轉錄]小眼睛看大世界──專題企劃報導“如果我失業了該怎麼辦?”

社會法人中華民國利未人生命關懷協會文章

問題解答之因應篇:以下是我們為您搜尋你不可不知道的六種必要的生存絕招,讓您能在冷颼颼的寒冬裏,仍然可以,”堅強的活下去的要訣”………
最近,只要你打開電視看新聞,不管是從東X新聞台、或是轉到X立新聞台,還是其他的幾個新聞頻道,你都會發現,在電視台裏的主播們永無止境地不停的報導著,全世界的經濟景氣有多麼多麼地不好,在哪個國家的人被裁員沒有了”頭路”。在台灣哪個地方又有人無預警的被裁員,或是,在中部新竹科學園區裏的作業員們和科技新貴們,又如何如何的被逼著放起了”無薪假”……。若你覺得心煩,關掉電視,想到隔壁的那個”全家就是你家”的便利商店走走,一進門,放眼往雜誌區看過去,你就會忍不住地被那些周刊上斗大的標題嚇到…”郭台銘先生說:景氣深不見低,明年還要再壞三倍。” “ 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先生說:是我不好沒有能力,對不起大家”。在不停地被周圍的環境洗腦之後,你也就會開始不由自主的擔心” 下一個會不會輪到我?”然後,在你的小腦袋瓜裏面,你就會開始出現了” 失業了,貸款繳不出來的畫面,你無助地帶著小孩走在路上,身上只剩下一百元,沒有地方去,也只能吃白吐司的樣子……” 這是不是就是你最近在擔心和煩惱的問題呢?或是,這樣子的困難真的已經不小心就發生在你的身上了呢?別擔心,針對這個問題,利未人生命關懷協會的季刊小組的成員們,知道現代人生命中普遍的擔憂,有鑑於此,我們特別上山下海地為了大家去搜索了有用的相關資訊,為的是要在這個堅難的時刻裏,能讓每個人學習沉著面對,並且,能夠殺出一條”血路”來,化危險成為轉機。
如果,當你失業了,你要知道你可以:
第一:若是非自願性的離職,別忘了,勞基法有規定,只要你過去同一單位投保的時間超過一年,你就可以憑著顧主所開立的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向各地的就業輔導中心申請半年的失業給付,給付的金額是你勞保投保金額的六成,,只要帶著你的身份證、存摺、和你其他的相關證照,就可以在申請之失業補助而且可以在就業服務站裏另外找新的工作。若是你在半年內,順利地找到任何一個工作,勞保局甚至會將未支付完畢的失業給付,按比例發放給你當作一筆找到工作的獎金。目前,在整個大台北地區共有十幾個服務站,如果你想要知道更詳細的資訊,你也可以撥打市民熱線:1999。
第二:失業時找工作千萬不要灰心,要抱持著先求有再求好。這意思也就是,不要堅持一定要找到一個能一展你的雄心、理想、和抱負的工作。現在,在整個台灣的就業市場裏,還是有很多的服務業,或是兼職性質的工作機會,要很務實認真地去做每個你能做的工作,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如果,你想要做一點小本生意,或是自己創業,要記得善用政府目前的資源,就像是勞保局也有提供給女性朋友很好的小額創業貸款的機會,它的利率很低,審核的方式也和一般的銀行機制是不同的,像是鳳凰計劃,女性朋友們最高可以申請到50萬左右的貸款。它的網站是:http://www.be-boss.org.tw 而也有提供給男性的部份,男性朋友的是:微型創業貸款計劃。也是同性質的小額貸款。網址也是和女性的鳳凰計劃是同一個, http://www.be-boss.org.tw ,利用政府給的資源去做為自己的一個創業的開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網站裏也有針對特別的遭遇的人發放創業貸款,像是家暴婦女和一些特境婦女。目前,政府也開始針對有簽定休無薪假的勞工提供有保證的服務,從98年度的2月份開始,政府會對休無薪假的勞工和顧主提供每上一小時的在職課程補助一百元的方案,每個月最多可達到100小時。也就是最多每位員工能有一萬元的補助。如果你有任何相關的問題,你可以撥打:勞委會的服務專線:(02)85902567。
第三:如果你有負債,現在的你又失業,千萬不要選擇把房貸或是你在銀行的其他小額的貸款放著不管。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基本的認知和常識,就是當你放著不管時,很多的時候那就循環利息是高的嚇人的,而且,房子又有可能被法拍,使得你失去了你的房子。如果你失業了或是你被迫休無薪假,你的收支嚴重的不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和銀行協商。自從三年前發生了卡奴事件和卡債風暴之後,目前,我們的銀行幾乎都已經推出了”第二代”的債務協商機制。第二代的協商是比第一代的協商機制更好、更人性化的。當一個人進入協商的時候,他可以和銀行去協調他的還款金額,像是若你目前只付的起五千或是一萬,這都是可以和銀行的債管部進行協調的,而在你把所有的欠款還完之後,再過一年,在你的信用記錄上,便不會有其他的不良記錄, 你也會恢復你的信用。不過,已經參加過第一次協商的人,是無法再參與二次協商。 所以,如果,你正面臨這樣子的問題,不要忘記,要趕快去和你最大的債權銀行聯絡並進行協調,保障你自己也可以減輕你的負債壓力,進而讓自己能獲得更多的重生的機會。
第四:如果你被減薪或是你入不敷出時,你不可以不知道的兼職機會:像是目前最夯的兩個兼職網站,時間當鋪(http://www.touchtime.com.tw)和跑腿幫(http:// www.parttime.com.tw/index.php),在此提醒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時間當鋪不是真的當鋪,可別讓它的名稱嚇到了。這是一個買時間,賣時間,換時間的網路平台,上這個網站登錄之後,你可以用你不固定但是有空的時間,去工作。那裏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工作,像是幫人陪媽媽擦花,幫忙溜狗……等等。有機會的話鼓勵大家上去看看,說不定可以找到很不錯的兼職機會,讓自己可以再賺些外快。而跑腿幫也是相關性質的網站,只要你上這個網站登錄,許多有趣的臨時工作,像幫人送花,或是去當直銷大會的臨時聽眾,不但是可以利用自己多餘的時間換取金錢,也可以多利用自己可以觸及到的每個資源,讓自已可以渡過這個景氣寒冬。
第五:如果你是單親的家庭的話,你可以像政府申請兒少補助,是針對16歲以下的小孩,每位可獲得每個月1500元。請你上社會局的網站查詢。你也可以撥打(02)27208899 分機6969,或是直接打台北市的市民熱線1999再轉6969的電話分機,關於這個相關的部份,是由各地社會局婦幼科負責。另外,因為經濟的不景氣,政府也適時的增加社會福利和一些對我們有幫助的補助,要記得,隨時去留意哪些政府所給的資源是可以幫助你的。像是申請中低收入戶的補助方案等等,都是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內。
第六:失去工作的人,通常也會失去了勞、健保,在此時,請各位讀者不要慌張,也不要害怕,建保是可以到各地的衛生局以很便宜的費用加保的,若是你是中低收入戶,甚至你可以為16歲以下的小孩申請免繳建保費的福利。而勞保只要你以往一直都是有加保的(同一單位滿一年),那麼對你來說,你便可以領取半年的失業補助金,直到你找到下一份工作再繼續加保。在面對困難時,要切記不要慌張或是沮喪,好好的去利用身邊的每個有用的資源,相信大家都能在困境中再次站起來的。如果有相關的問題,也請大家儘量撥打台北市政府的1999市民熱線,或是上勞委會的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levitesfamilytw/article?mid=589

[轉錄]聯合新聞網──王如玄:長期失業者 4月起享特定照護

王如玄:長期失業者 4月起享特定照護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9.03.11 03:02 pm

失業率嚴重,立委林鴻池今天建議勞委會應將失業超過53(1)以上的「長期失業者」納入就服法第24條「特定對象」,加強照顧。王如玄當場表態支持,表示將以行政命令將「長期失業者」納入,未來就可享有免費職訓、職訓生活津貼及求職交通津貼、臨時工作津貼等多項措施,最快自4 1日起適用,預估約有10萬人受惠。

立委林鴻池上午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員會質詢時表示,目前失業率長達5.31%,其中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更是弱勢中的弱勢。政府應將更多資源用在弱勢勞工家庭。目前就業服務法第24條明訂政府可對下列特定對象如「負擔家計婦女」、「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提供各項津貼或補助金,他認為在失業問題嚴重之際,更應將「長期失業者」納入照顧對象。王如玄當場表示這項建議非常好,勞委會就服法第24條原本是以「身分」而非「失業周期」區分,因此未納入長期失業者,她認為立委建議非常好,勞委會將立即先以行政解釋納入「長期失業者」,最快41起就可納入。

就服法第24條的「特定對象」共有6款,包括「負擔家計婦女」、「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原住民」、「生活互助中有工作能力者」、「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者」。王如玄表示,將利用第6款由勞委會以行政命令將長期失業者」納入。

一旦「長期失業者」納入就服法第24條,將可享有免費職訓、職訓生活津貼、求職交通津貼、臨時工作津貼、僱用獎助等措施,其中「職訓生活津貼」為參加職訓期間可月領投保薪資六成,最長領6個月;「求職交通津貼」則是一次500元,一年最多4次;「臨時工作津貼」為1小時100元,一個月最多176小時;「僱用獎助」是指企業僱用時,勞委會將發給一個月1萬元補助,最長一年。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周宣示,將在本周提出延長失業給付配套,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上午表示,院長的意思是在就保法中增列「授權條款」,也就是授權行政機關可以視情況將失業給付延長到9個月,必要時可再延到1年。但何時啟動延長機制、適用對象等,要等授權條文通過後再訂定。言下之意,勞委會現階段仍無意全面延長失業給付。

一旦失業給付延長,王如玄認為若提高就業保險費率,將增加勞工負擔,因此對於是否調高保費,必須審慎評估。

另一方面,王如玄上午答覆立委質詢時,還是捍衛勞委會「不全面延長失業給付」立場。她說,目前失業周期26.1周,但是民國92年失業高峰期時,失業周期曾經達到32.44周,相當於8個月,且長期失業人口多達10.5萬人,但當時失業給付還是維持6個月,因此現階段針對中高齡、身心障礙者等特定對象延長9個月,「還算妥當」。

馬總統競選政見提出將失業給付全面延長到一年,如今失業率節節升高,民進黨更是以此步步進逼行政院兌現馬總統政見。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周在立院總質詢,面對民進黨立委逼問,劉兆玄鬆口「一周內提出延長失業給付法案」,外界解讀行政院終於承諾延長失業給付。